美国人可能怎么也想不通,一架趴窝在生产线上的F-35战机,问题居然不是出在什么高精尖的发动机上,而是那区区二十几磅、不起眼的稀土磁体没了着落。
这事儿的源头,得从中国商务部和海关总署那几份看似平淡无奇的公告说起。短短一天之内,四则公告接连发出,没太多渲染,却让全球的高端制造业都感觉到了凉意。目标很明确:超硬材料、部分稀土、高性能锂电池,还有人造石墨负极材料。
如果说以前的一些反制措施还只是敲山震虎,那这一次,算是直接把底牌亮在了桌上。
过去几十年,我们工业上一直有个心病,就是材料学。发动机性能上不去,高端芯片造不出来,追到根子上,都是因为材料技术被人攥在手里,那滋味可不好受。现在,风水轮流转这句话,真是再贴切不过了。我们不仅站起来了,还站在了材料学的顶端位置。
这次最让人津津乐道的,是对稀土全产业链的精准控制。它狠就狠在,不光是卡原材料出口,连带着开采、冶炼分离的技术和设备也一并打包管制了。这就好比,我给你米,但就是不给你锅和火。美国就算在本土或者格陵兰找到了新矿脉,没有中国的技术和设备,挖出来的也只能是土疙瘩,最终还得眼巴巴地运到中国来加工,再高价买走成品。
更绝的是,规则里加了一条:只要产品里中国的稀土成分超过了0.1%,想出口?那就得中方点头同意。这一招,直接把对方重建稀土供应链的念想给打碎了。
看看F-35的窘境就明白了。没有来自中国的重稀土,像镝、铽这些耐高温磁体的核心材料,美国最先进的战机生产线就得歇着。还有洲际导弹的制导系统要用的钐,火炮激光测距仪离不开的钇,哪一样都绕不开。
妙就妙在,管制还特别精准,专门冲着军工去的,民用领域基本不受影响。你想造电动车,搞风力发电?没问题,照常供应。可你要是想造武器,那对不起,门没有。这直接导致一个尴尬的局面:美国就算咬牙自己建生产线,那高昂的成本会让民用产品毫无竞争力,单靠军工订单根本养不活整个产业,最终只会把自己拖垮。
稀土锁住的是现有高端军工的喉咙,那锂电池管制的,就是下一代产业的未来。
公告里的标准很有意思:可充放电锂离子电池的重量能量密度超过300Wh/kg。现在市面上主流电动车的电池能量密度也就200到250Wh/kg,300这个坎,是顶尖技术的门槛,专供长续航电动汽车和高性能无人机。更要命的是,连制造这些电池的卷绕机、叠片机也都在管制之列。这等于说,中国不仅手握着当下的产能优势,还把通往未来的技术钥匙牢牢攥在了自己手里。
还有那个听起来很陌生的超硬材料,它却是整个现代工业的“牙齿”。从半导体晶圆到航空发动机的涡轮叶片,切削打磨都得靠它。没了这口“牙”,再好的设计图也只是一张废纸。
把这些点串起来看,一幅清晰的战略图景就浮现了:稀土拿捏着存量,锂电池锁定增量,超硬材料控制着根基。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贸易反制,而是一整套深思熟虑的组合拳。
当然,官方的说法依旧很克制,“不针对任何特定国家”,“合法合规的出口将会被许可”。门没关死,窗户也没焊上。但潜台词谁都懂,对于那些总想给我们使绊子的势力,我们随时有关上窗户的能力。
当初美国在芯片、光刻机上搞“卡脖子”的时候,有些人总说:“人家给你是情分,不给你是本分。”现在,这话是不是也该原封不动地还给他们自己?
这一系列举措的长远影响,恐怕会超出很多人的预料。全球产业链上的那些企业,以后谁想跟美国军工走得太近,就得先掂量掂量被中国“断供”的风险。长此以往,那个庞大的军工复合体,很可能在全球产业链里被慢慢孤立。
大国博弈,有时候就是这么朴实无华。我们手里的这些优势,不是天上掉下来的,是一代代科研人员和产业工人拼出来的。现在用它来捍卫自己的利益,再正当不过了。
所以说,以后别老盯着人家又造了什么新飞机新军舰了,真正厉害的,是那种能让别人造不出飞机军舰的力量。你说呢?
线上股票配资网址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