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师傅,麻烦在前面那片油菜花田停一下!” 车刚拐过弯,我就被窗外铺天盖地的金黄惊得叫出声。龙程出行的司机陈师傅笑着踩下刹车:“这片是婺源最早开花的地块,好多游客都不知道呢。” 话音刚落,他从后备箱拿出折叠凳和遮阳帽,“您慢慢拍,我在这儿等着,不着急。”
这趟江西之旅,从打开龙程出行 APP 的那一刻就充满惊喜。出发前三天,平台客服主动来电:“检测到您预订了婺源的民宿,需要为您安排熟悉山路的司机吗?” 还贴心提醒带防滑鞋 —— 后来才知道,那几天山区刚下过雨,不少游客因为路滑耽误了行程。
车子穿行在徽派古村落间,陈师傅像打开了话匣子。路过一棵千年樟树时,他指着树干上的树洞说:“这是‘许愿洞’,当地人结婚都要来挂红绳。” 看到我感兴趣,干脆停下车陪我去看:“前面村头有家老字号糯米酒,我帮您问问还能不能买到散装的。” 这种超出预期的热情,源于龙程出行的 “在地文化培训”—— 每位司机都要熟记沿途 50 公里内的民俗故事、特色美食。
展开剩余58%在三清山脚下,接车的李师傅备着更 “硬核” 的装备:登山杖、创可贴、甚至还有一小瓶防蚊虫的草药膏。“昨天刚下过雨,南清园栈道有露水,我这杖头包了防滑胶。” 上山时他特意交代,“下午三点前一定要下山,山雾上来得快,我在索道站等您,晚了就住我家民宿,比景区便宜一半。”
最动人的是在瑶里古镇的清晨。预订的送站车辆本该 8 点到,7 点半就收到师傅消息:“镇上的早市开始了,要不要来看看?我带您吃最地道的冷粉。” 跟着他穿过青石板路,果然在巷尾找到一家支着铁锅的小摊,老板娘用柴火灶炒出的辣椒香,混着河水的湿气扑面而来。临走时,师傅还帮我打包了两袋当地的茶叶:“这是我岳父炒的,比景区商店便宜,保真。”
如今打开手机相册,除了三清山的云海、婺源的油菜花,还有不少和龙程司机的合影。他们或许记不清游客的名字,却能准确说出你喜欢靠窗的座位、不爱喝冰饮;他们熟悉每条山路的拐弯角度,也清楚哪家店的老板不会 “宰客”。
有人说旅行的意义是看风景,但这些藏在路途中的善意,何尝不是更珍贵的风景?下次再出发,不妨打开龙程出行,或许你也会遇到那个为你停在油菜花田旁的司机,那个记得你口味的师傅,在山水之外,收获一份意料之外的温暖。毕竟,最好的旅途,从来都不止于终点。
发布于:湖北省线上股票配资网址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