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快看!坪山体育中心挂上全运会横幅了!"一大早,家住坪山的老王就扯着嗓子在小区微信群里喊开了。可不是嘛,距离第十五届全运会开幕只剩100天了,整个坪山就像打了鸡血一样热闹起来。街边的路灯杆上挂满了红彤彤的道旗,商场的大屏幕滚动播放着全运会的宣传片,就连巷子口卖煎饼的大爷都换上了印着全运会标志的围裙。
要说这届全运会可不一般,粤港澳三地联手举办可是头一遭。深圳作为东道主之一,一口气包揽了25个比赛项目。最让坪山人骄傲的是,艺术体操这块"金字招牌"就落在他们家门口。体育中心早就里里外外翻新了一遍,地板换成了进口的弹性材料,灯光系统升级得跟演唱会似的,连观众席的座椅都加宽了十公分。工作人员老李拍着胸脯说:"咱这配置,国家队来了都得竖大拇指!"
街坊邻居们早就按捺不住了。每天早上在体育中心晨跑的陈阿姨说:"现在一出门就能看见全运会的海报,跑起步来都特别带劲。"她家闺女更夸张,手机里设了五个闹钟,就等着开票那天抢艺术体操的门票。"国家队的小姐姐们多养眼啊,这票要是抢不到,我得后悔半年!"小姑娘说得眉飞色舞。
要说艺术体操为啥选在坪山,这里头可大有讲究。坪山这几年在文体设施上没少下功夫,光是大型体育馆就新建了两座。体育局的小张掰着手指头数:"交通便利,场馆达标,观众热情,天时地利人和都占全了。"更别说艺术体操这个项目,既有竞技性又有观赏性,特别适合展现深圳的现代都市气质。
体育中心旁边的奶茶店老板最近乐开了花。"自从挂上全运会的横幅,生意比以前好了三成。"他特意推出了"全运特饮",杯子上都印着艺术体操的剪影。对面文具店的老刘也不甘示弱,把店里最显眼的位置摆满了全运会纪念品。"这些钥匙扣、笔记本卖得可火了,都是街坊们买去送人的。"
测试赛的日子越来越近,体育中心里里外外都忙活开了。保洁阿姨们把观众席擦得一尘不染,连洗手间的镜子都能照出人影来。安保人员每天都要演练好几遍入场流程,生怕到时候出什么岔子。最辛苦的要数那些志愿者,大热天的还在室外练习引导手势。"虽然累点,但是想到能近距离看国家队比赛,值了!"大学生志愿者小林擦着汗说。
街角报刊亭的老周最近成了红人。他那儿进了全运会专题杂志,每天都有不少人围着看。"有些老人家不会上网,就爱来我这儿打听全运会的消息。"老周特意准备了个小本子,把重要的比赛时间都记下来。"咱也得为全运会出份力不是?"
体育中心后门的烧烤摊主老马最近琢磨出新花样。他把烤串的竹签子都换成了带全运会标志的,"虽然贵点,但是顾客们都说有纪念意义"。果然,这招一出,生意更火爆了。常来吃宵夜的小年轻们都说:"吃着烤串看全运,这才叫生活!"
要说最激动的,还得数附近小学的孩子们。体育老师最近加开了艺术体操兴趣班,报名的学生挤破了头。"我们班女生天天练劈叉,男生也跟着学空翻。"班主任李老师笑着说。上周学校组织参观体育中心,孩子们趴在栏杆上看场地布置,眼睛都舍不得眨一下。
夜幕降临,体育中心的灯光亮起来,远远看去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。路过的行人都会忍不住停下脚步,掏出手机拍几张照片。住在对面的王大爷每天晚饭后都要来遛弯,"看着场馆一天天变样,心里头特别得劲"。他早就跟老伙计们约好了,等正式比赛那天,要组团来给运动员们加油。
全运会的氛围越来越浓,连街边的流浪猫都跟着沾了光。爱心人士在体育中心旁边搭了个临时猫窝,上面还贴了全运会的贴纸。"这些小家伙也是坪山的一份子,当然要一起迎接全运会啦。"经常来喂猫的张阿姨笑着说。最近这些猫都胖了一圈,毛色油光发亮的,倒成了另类"宣传大使"。
超市里的售货员小刘最近可忙坏了。全运会纪念品的货架每天都要补好几次货。"最受欢迎的是那个艺术体操运动员造型的冰箱贴,刚到货就卖光了。"她特意在柜台后面贴了张全运会赛程表,顾客结账时总要问上几句。"有些阿姨记性不好,我就帮他们把比赛时间写在购物小票背面。"
体育中心前的广场上,跳广场舞的大妈们最近换了新曲子。领舞的赵阿姨特意编排了一套带艺术体操动作的舞蹈,"虽然比不上专业的,但是咱们这个热情可不输人"。路过的小年轻们也跟着比划,惹得大家哈哈大笑。这热闹劲儿,可不就是全运会该有的样子嘛。
这篇文章只是用来传递积极的能量,没涉及到那种很低俗或者违反规定的东西。要是有侵权的情况,就跟我们联系,我们会马上把相关内容删掉。
线上股票配资网址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