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朗普惊问泽连斯基“敢打莫斯科吗”:美国对俄乌局势的底牌变了吗?
特朗普给泽连斯基打电话问“你能不能打莫斯科”,这不是八卦,是2025年7月4日《金融时报》挖出来的猛料。
他问得直白,还加了句“圣彼得堡也能打吗”——这比拜登时代的模糊表态有冲击多了,乌克兰总统当场回话:“你给我们武器,完全可以”。
特朗普这次通话发生在独立日当天,前一天他刚和普京通完电话,还自曝那通“糟糕透了”,因为普京死活不接他给的谈判方案。
剧情急转直下,明明2024年竞选口径还是“不插手俄乌”,怎么突然变成了“你敢不敢打俄罗斯本土”,政坛风向标变了?
拜登时代美方对乌的军援卡得死,尤其是涉及远程导弹,2024年北约峰会还在反复扯“升级风险”,可特朗普上来就问能不能直接威胁莫斯科,这算不算政策大转弯?
《金融时报》直接点名:特朗普这波姿态,等于把美国对俄乌冲突的底牌翻开了——只要俄罗斯感觉到“痛”,才会被逼上谈判桌。
问题来了,特朗普真想给乌克兰“纵深打击”俄罗斯的武器吗,还是在给普京施压,或者两边下注?
知情人士说,美方刚在一场美、乌、北约三方小型会议上,给乌克兰递了一份“绕欧洲第三方供武”的清单——这操作,算不算背后开小灶?
但乌克兰最想要的“战斧”巡航导弹,特朗普也有顾虑,担心一旦给了,泽连斯基会不会下不来台,擦枪走火算谁的?
特朗普在电话里只松口了“陆军战术导弹系统”(ATACMS),射程300公里,理论上能打到俄本土,但离莫斯科和圣彼得堡还差一大截,这点距离,乌克兰会怎么用?
俄方早就打过预防针:西方要是供“越线武器”,莫斯科就“反制”,ATACMS一落地,俄军就新型洲际导弹“榛树”,还暗戳戳调整了核武使用门槛。
这局已经不是单纯的俄乌战争,而是美俄之间的“意志与技术”碰撞,谁都怕对方突然升级,谁都想多留一手。
回头看,特朗普前一天还和普京通了电话,那头刚谈崩,这头直接抛出“你打不打莫斯科”的问题,这种前后脚的操作,背后想掏什么底牌?
2025年美俄关系早就不是冷战式敌对这么简单,特朗普的“纵深打击”提问,其实是拿乌克兰做筹码,试探普京的心理底线。
再说现实操作,想给乌克兰送远程武器,得过欧洲这一关,北约里头不少国家怕被拖下水,去年德国还因为“金牛座”导弹供乌事件闹过大分歧。
但美国手里有金融制裁和供应链牌,欧洲盟友想拒绝也得掂量掂量,尤其是波兰、波罗的海三国,早就盼着美俄死磕,自己能多捞点安全保障。
产业链这头也有门道,远程导弹生产涉及芯片、航电、复合材料,一旦美国开闸放开出口,相关企业立马能吃到大单,军工股估计又要涨一波。
特朗普团队也不是铁板一块,内部对“激进军援”意见分裂,保守派担心引火烧身,鹰派觉得只有加码才有筹码,谁能占上风,还得看接下来的白宫高层博弈。
泽连斯基这边,得到美方模糊支持后,立场会不会更强硬,俄乌战场会不会出现“打击纵深”新战术,这都是可能的变量。
俄方的底气主要还是能源和军工,今年年初,俄罗斯刚刚和中国、印度签了新一轮石油天然气大单,汇率和财政有了喘息空间,短期内不怕被西方武器威胁到“国本”。
但如果乌克兰真获得能打莫斯科的远程武器,俄方会不会直接升级冲突,比如动用战术核武,还是继续用“新型导弹试射”来打心理战?
白宫和乌克兰官方现在都没回应《金融时报》的爆料,是默认、是甩锅、还是背后另有暗线,外界只能猜。
美方“通过欧洲第三方供武”的模式,是不是变相把风险外包,自己既能当幕后军火商,又能留退路?
特朗普这波“惊问”,到底是对普京敲山震虎,还是给泽连斯基开空头支票,甚至只是2025年美国选举操作的一部分,外部很难断言。
欧洲一边担心升级成全面战争,一边又离不开美军“兜底”,这种矛盾心理,会不会让欧洲在关键时刻掉链子?
回头看俄乌冲突这两年,国际资本流向、军工产业链、能源市场全都“被牵一动全盘起伏”,美国到底是要收割,还是要彻底压服俄罗斯,风向也在变。
特朗普“敢打莫斯科吗”这个问题,既是对乌克兰的底线,也是对俄罗斯的极限施压,更是对美国自身战略定力的一次考验。
战争博弈的牌桌上,每个人都想多拿一张底牌,但谁才是真正的庄家,谁会突然翻桌,这场局还远没到终局。
下一步,美俄乌三方的动作会不会超出所有人的预期,欧洲会不会成为最大风险承担者,这才是真正值得盯紧的后续。
线上股票配资网址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