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7月14日,特朗普在北约秘书长面前对俄罗斯甩出“最后通牒”:50天内俄乌若未停战,美国将对俄征收100%关税!同时,他宣布通过北约向乌克兰运送17套“爱国者”导弹系统,却强调“美国不付钱,只负责生产”。
这场看似强硬的施压,实则暴露了美国的窘境——四年来,美俄贸易额仅剩30亿美元,加税如同“拳头打棉花”。 而始终中立劝和的中国,却因同时与俄乌保持合作、稳坐调停者席位,被外媒称为“战略赢家”。
7月14日,特朗普在白宫椭圆办公室会见北约秘书长吕特时,突然抛出一颗“外交炸弹”。
他对着镜头宣布:“如果俄罗斯50天内不和乌克兰达成和平协议,美国将征收100%的关税! ”
话音刚落,他又补了一刀——美国将通过北约向乌克兰提供“爱国者”导弹。
但紧接着强调:“北约付钱,美国只负责生产武器”。
这套组合拳看似杀气腾腾,实际却暴露了美国的无计可施。
四年的俄乌冲突耗干了特朗普的耐心,他上台时曾夸口“24小时结束战争”,如今却承认“拉不开打架的男孩”。
挫败感成为他变脸的导火索。
就在11天前,他与普京通话一小时,结果公开抱怨“毫无进展”。
普京直接回怼:“俄罗斯绝不放弃目标! ”
更现实的是,美国根本不想再掏钱。
特朗普反复重申“美国优先”,甚至要求乌克兰用稀土矿产抵偿旧债。
这次军援的“爱国者”导弹,名义上是给乌克兰救急,实则由欧洲盟友买单。
中东局势的缓和也让美国腾出手来。
此前因伊朗袭击以色列,美军“爱国者”导弹库存告急。
如今以伊停火,武器立刻转向乌克兰战场。
但对俄罗斯的关税威胁更像一场表演。
美俄年贸易额仅剩30多亿美元,还不到某些小国的零头。
俄方官员嗤之以鼻:“虱子多了不痒! ”
连制裁法案也被特朗普泼冷水。
他公开质疑国会推进的“最严厉制裁”必要性,认为“100%关税足够”。
这种矛盾操作让欧洲盟友心惊肉跳。
德国紧急将国防开支提到GDP的3.2%,芬兰、丹麦等国被迫加入北约援乌计划。
欧盟更直白警告:“别想甩锅给欧洲! ”
反观中国,却在四年乱局中悄然得分。
当美俄英法全部卷入冲突时,中国是唯一未下场的大国。
北京坚守“中立劝和”立场,拒绝选边站队。
既进口俄罗斯石油保障能源安全,又采购乌克兰玉米稳定粮食供应。
这种平衡术赢得实际影响力。
俄乌双方至今与中国保持高层沟通,欧洲多国也认可中方提出的和平方案。
特朗普的“交易艺术”在俄乌战场彻底失灵。
他曾想用放松制裁拉拢普京,却遭俄方冷拒;施压乌克兰割地求和,反被泽连斯基公开呛声。
连美国国内都在和他唱反调。
20多个州起诉政府冻结教育拨款,军工集团却拼命鼓动援乌——毕竟“爱国者”导弹订单已暴增四倍。
四年来,美国在俄乌投入上千亿美元,换来普京更密集的导弹轰炸。
中国却用中立立场换来俄乌两国港口依旧停满中国货轮。
战场硝烟未散,但大国棋局早已分明。
当特朗普咆哮着发出最后通牒时,北京正默默推动下一轮和谈。
线上股票配资网址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